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17-02-27 点击数:

在过去的4年里,体育学院按着教学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关于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在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立足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学院学生培养的工作目标,以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工作重心,同时也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协作,顺利的完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的各项工作,但同时在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改正。为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将近四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整体概况

为了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学院成立以主管教学副院长为组长,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学院领导与部分项目指导教师为成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并监督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经费的使用。由副组长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实施原则是以学生特长、兴趣为出发点,体现创新、追求实效。参与创新项目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设计、管理等工作。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并注重创新成果。

参与创新训练项目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的准备和项目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参与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测试,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团队中的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一项或多项具体的任务。在近四年的工作中,体育学院共有10名教师和40名学生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共有8个项目已经结题,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我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机制,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二、组织管理

学院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经过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小组研究决定,制定了体育学院的“大创”管理制度。“大创计划项目”经过学院的初审后,上报学校,整个项目的运行周期一般为1年,最多不超2年,项目成员自由组合,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院组队。我院“大创”各项目归属于专业教研室主任进行日常管理,项目启动5个月后,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答辩 。“大创 ”计划项目强调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过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组成员必须撰写完整详细的工作日志,中期检查报告和结题报告,项目指导教师不仅要从研究内容上指导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科研基本素养的训练,项目指导教师通过项目开展将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凝聚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在团队合作中锻炼其组织、协调、合作能力,“大创”各项目小组采取淘汰机制,根据日常表现,项目指导教师可以剔除工作不努力,考核不合格的小组成员,经项目组成员推荐或由项目指导教师推荐新的成员,以确保小组成员能够保证必要的参与时间和项目能够顺利结题。

三、项目实施

体育学院在2012年至2014年,“大创”的项目的过程管理是独立完成了,后来由学院主管领导与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沟通后,从2015年开始,体育学院和外语学院两个教学单位的“大创”项目进行统一管理,由两个学院共同参与项目的评审、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具体工作。

四、支持

学院认真执行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按课外创新教育学分记入学生成绩,参加项目的每位学生,在项目通过验收后,负责人可获2个学分,参与人获1个学分,可替代部分与专业教学相近实践课程学分;另外,在同等条件下,评奖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等工作中优先考虑。

在学校组织专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评奖的,表彰在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有较大收获和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师生一定的奖励。鼓励参与创新项目的学生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前提下,以创新内容为题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可纳入个人岗位、业绩考核及职称评定,指导成果可申报教学成果奖;项目指导过程中。

学院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工作,纳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价,对优秀指导教师和单位给予表彰与奖励。

五、实施成效

在这四年“大创”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主要参与的是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各个项目组的指导教师分别从科研基本功和商业基本素质入手对学生进行实际培训和锻炼,培养学生的科研基本素质和经营管理基本技能。在科研开发和设计锻炼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进一步进行产品经营技能的训练,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面对市场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进一步修改,也能与市场需求进一步接轨,帮助学生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每年有近20%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大创训练项目,在《经济纵横》、《新经济》和《商业经济》等多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余篇,定期组织学生召开大创项目的宣讲会,可以从完成的创新训练项目中筛选优秀的学生为下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宣讲,动员下一年级的同学了解大创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部分指导老师自身缺乏创新能力与创业经历,仍然采取学科主导的教育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难以有效的对学生及整个科研课题进行有效的指导,缺少了指导老师的帮助,学生自然难以完成有效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

(二)由于大多数参与学生是低年级本科生,很多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很多操作不够熟悉,进而产生茫然厌倦等不良情绪,会出现工作积极性不高或直接申请退出团队的情况。

(三)缺乏创新精神。在传统的理念中学生的任务即是学习,在校期间,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本科课程达标便是完成任务,即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也是为了奖学金等荣誉提高绩点,申请创新项目来达到发表论文,为自己争取保研名额的目的,这样的观念导致了当今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与严谨的科研态度,急功近利,从而自身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在日后的工作岗位或者科研经历中难以取得科研成就。

(四)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强大,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学生对项目实施意义和主体意识认识不到位,有时会导致项目实施进度延后等问题

七、对学校主管部门的建议

评估反馈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很多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往往采取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更多侧重于对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参与的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评价体系导致参与者参与目的不纯,主观能动性降低,无法达到培养大学生真正的创新能力与在研究过程中的所学所获,不完善的评估反馈体系还会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成果转化率低。

Copyright ©2018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ICP备05005923号 邮编:150028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