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17-02-27 点击数:

一、整体概况

轻工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为契机,积极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近几年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共获各类奖项10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2项,制作实物26个,学生就业率高,专业符合度高,学生素质得到用人单位肯定。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得益于有扎实过硬的环节和切实可行的活动,轻工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为载体,教赛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教,理论联系应用,拓展第二课堂的内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二、组织管理

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方面,轻工学院形成了一套以相关学科为依托,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教研结合、项目驱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承办、部门协助的运作机制。

开展竞赛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轻工学院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的主动性高,因为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学生收获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收获了专利、论文等有含金量的成果,这些经验和成果将来在就业、工作过程中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另外学校学院出台的其他激励办法,如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纳入学期综合测评、评优、入党等活动紧密结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从而形成“学比帮赶超”的良好风气。轻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教师参与的主动性高,教师的某些创新想法在学生的努力下实现了,某些学生的创新创意可以弥补教师的不足,这些成果可用来支撑学科和专业建设。另外学校学院出台的教师奖励办法,工作量纳入教师年终业绩考评、职称评聘优先等措施激励了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活动。

健全组织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前期准备充分,许多团队成员从低年级就参与项目,从项目的选题开始,不断完善和改进;注重连续性,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团队有“传帮带”传统,注重技术积累,项目选题千锤百炼,符合时代发展主题。选拔动手能力强,与企业接触多,科研课题多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三、项目实施

为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轻工学院构建了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该体系由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建模竞赛、大学生工程创新训练、实验教学手段更新与改革和实验室开放、校内外专业学科竞赛(例如包装结构大赛、印刷技能大赛、机械创新大赛等)五个模块组成,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保持持续的创新欲望。同时,通过鼓励教师潜心研究实验室教学改革、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实施实验室开放等措施,满足学生对创新知识的渴求。通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来检验实践创新培养的成果。实现三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从而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目标。

四、支持措施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制定竞赛计划。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与培养方案的融合,首先把握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接,这是基础和核心,它决定了后续工作的着力点。轻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基于广泛的调研,深入的企业访谈,由校企专家共同研讨来完成。培养方案的修订,充分考虑了包含必要的创新训练项目,为各专业校内外各类项目合理设置对应的课程,保证课程内容与学科竞赛相匹配。培养方案的修订,既依托了现有工业技术实习中心的生产设备和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又考虑了行业生产实际和对学生培养的需求完。

建设“全开放”实训室,搭建技能竞赛平台。学校近两年投入400余万元更新实验室的实验条件,配备了先进的实验仪器。各基础和专业实验全部向学生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创新产品设计,制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大学生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与企业和社会需求融合。作品选题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功的第一步,学院指导教师是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设计题目,教师通过从企业获取项目带动竞赛项目,将企业项目转化为若干个竞赛项目,围绕项目组织辅导、训练和教学。通过将企业生产项目融于项目,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项目中得以应用和巩固,理论结合实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成效

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成绩反映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了学院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的合理性,反映了学校的培养水平,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再通过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使学校在课程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建设等方面更有针对性,更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与建设,逐步形成了“基础教学-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依托扎实的基础教学,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查找不足,促进教学改革,进而提高了基础教学水平。三者相铺相成,互相促进和提高。

促进了高标准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在训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良好的实训设备和场地,而这也是实践教学和学科竞赛的共同要求。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吸引学生将来到企业就业,加大了对实训设备投入,改善实践实训条件;好的实习实践场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大大提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有利于教师前往企业接受再培训,通过深入行业企业,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和自身技能。同时还可以聘请行业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来学校讲课、讲座,进一步开阔师生视野,实现双赢。

促进教学团队建设。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课堂教学相融合。教赛融合对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的追求越来越多元,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又不断更新加深,这种情况下,使传统的光靠一个人的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这就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能力互补,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促进了教师之间知识的融合,思路的启迪,可以实现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促进形成优良学风,建设和谐校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完美结合,科竞赛所倡导的竞赛文化,赋予了校园文化新内涵,让学生亲身体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树立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心理原动力,营造勤学苦练的学风,使学风建设有了一个长效有力的推进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能获得全社会的关注,会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也有助于优良学风的营造与形成。

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培养成效显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选题都有一定应用背景,综合性强,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参赛团队往往是多个专业或几个学科学生的集合。轻工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活动中,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跨学科、专业和年级组队参赛,以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交叉与融合;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直面有应用背景和应用潜力的实际问题,达到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通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打基础。

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奖励的同学,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研究生面试或就业过程中都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创造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有同学用“一次参赛,终生受益”来描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说法有些夸张但有其道理。参与训练,锻炼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实践能力和交流表达,使心智得到了升华。经统计,近几年来,我校免试推荐读取研究生的20余人中,90%的同学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根据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在校期间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其他科研训练的学生,其实践能力和可塑性都特别强,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去向均为学生比较满意的单位,而且就业后很快就成长为行业骨干或业务精英,受到社会好评。

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院的实践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高水平的作品不多,真正能市场转化的成果不多,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精神还未被全面激发等问题。结合“十三五”学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我们下一步着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教学模式。

Copyright ©2018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ICP备05005923号 邮编:150028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