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17-02-27 点击数:

一、整体概况

自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运行开始,会计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响应,以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精英人才对学院和学生都是重大课题。截止到2015年共成功申报项目97项(含创业实践项目一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省级项目11项,校级项目69项。并在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取得30个项目,占全校整体比重较高。4年来项目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实现了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环境,了解创业机会,把握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的效果。

二、组织管理

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由学院的科研副院长负责,同时还配有专门负责该项目的青年教师和学生组织科创部来共同督促和管理。同时每个项目的指导教师也尽心尽责的给学生们指导,在学院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每个项目都顺利结题。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如项目不完成不能评优等制约制度。

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管理过程中主要分6个环节,宣讲动员、申报指导、立项开题、中期监控、结题验收和项目孵化。宣讲动员根据大二大三年级及专业的特长,亲临课堂,专堂讲解,激发学生热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创新或创业项目;申报时成立专家组,对学生申报的项目逐一审核、评审、打分、择优向学习推荐;立项开题和中期监控环节,组织各类中标项目参加开题答辩,答辩委员会由项目指导教师和专家评委组成,严格把关,提出问题,为项目顺利提供保障;结题验收环节,学院组成专家组参加,逐项验收研究成果,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二次验收及答辩,还会组织研究生或者科创部门的学生对项目成功进行格式检查,最后提交成果;项目孵化环节属于项目的延续,挑选出优质的项目深化研究,继续申报下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者参加其他和创新创业有关的比赛,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三、项目实施

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过程实施全程管理,并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的时间完成项目的初审、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答辩环节,尤其是答辩环节,如有同学不符合要求要进行二次结题答辩,开题和中期检查环节要求自己的指导教师参加,这样指导教师也能通过其他老师知道项目的症结所在,并进行后续指导;结题答辩环节要求会邀请学院的博导、硕导、教授或者副教授参加,有时也会外请其他专业的专家参加,为项目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宝贵的意见,所有环节的开展都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和实施,直至最后顺利完成。

四、支持措施

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支持政策与举措,对学生评奖学金时进行加分,结题答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措施,对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考核与奖励措施,创业模拟平台和实习基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开放程度与使用情况,经费的使用与保障措施等。

五、实施成效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这个平台,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启蒙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项目的实施成果中一般包括相关的论文、专利、产品和公司实体等,这些对学生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科、专业之间不能融合

会计学院的专业属于文科专业,大多数学生也是文科出身,对于理工学科涉及较少,了解的也少,因此在项目申报时,思维局限,也缺乏技术人员,虽然学校是综合类大学,但是能够跨专业组建团队的少,缺少学科之间的融合而创建出的好项目。

2.理论和实际脱节

会计学院学生近年来都是全省高考分数较多的学生,学生们学习能力很强,专业基础扎实,但是能真正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弱,甚至脱节,因此不能把已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项目中,不能实现最佳效果。

3.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少

鉴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都是本科生在实施,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值得嘉奖,但是本科生主要课程是学习专业知识,对于论文写作和数据分析部分涉及较少,缺乏好的指引和向导。

七、对学校主管部门的建议

1.鼓励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组建团队,共同完成项目,以便于项目延续;

2.立项的项目突出商业大学的特色,鼓励多学科交叉;

3.双导师制;

4.增加教师指导经费。

Copyright ©2018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ICP备05005923号 邮编:150028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